對於一個地方而言,儘管各種窨井因井蓋缺損、丟失引發傷人事件的概率很小,但對不幸的受害者而言,幾率就是百分之百,而且只要風險存在,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那個受害者。而據媒體披露,近年來,各地因井蓋缺損所致的大小事故不勝枚舉,本地的、外地的,車輛受損的、身體受傷的,甚至毀容的、喪命的都有。
就此而言,哈巴河縣為全縣的井蓋購買了責任險,一方面可以破解過去井蓋受損、缺失、被盜等情況而造成第三方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賠付難、無人賠付,以及部分井蓋權責不明導致民眾維權成本大等尷尬困局;另一方面,給井蓋買上保險,也可看做是一種利用保險機制來完善城市管理的有益嘗試。
當然,通過給井蓋“上保險”,來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只是一方面,其實任何悲劇我們都不願發生,所以,更為重要的是要建立井蓋管理的長效機制,同時應由具體部門來管理所有的井蓋。如在一些發達國家,不論水、電、氣、污水,地下通道的管理統一歸市政一家。如果出現問題,責任完全在市政,就不會出現國內的扯皮、處理效率底下的情況。就事論事來說,井蓋問題實質上也涉及到一地公共事務的管理水平。筆者建議,各地政府應指定某一部門來管理城市窨井,以避免多頭管理互相推諉。
另外,還要認識到,窨井蓋“買保險”之後也未必保險。因為,“買保險”只是解決了一個窨井傷人的末端賠償問題,而並沒有也不可能真正在源頭上徹底解決窨井傷人本身的發生問題。就此來說,對無蓋井來說,重要的是應該知道哪個井丟蓋了、井蓋破損了,併在第一時間修複。而這,一方面需要管理單位在日常中加大巡檢力度,另一方面要依靠社會力量的“天眼”,不讓井蓋缺損漏網。只有保證每個井蓋的完整及其安全性,杜絕出現傷害路人的事件,這才是最優選擇。
事實上,井蓋傷人、害命事件其實還是一個相關公共管理不到位、不完善的問題。能在窨井蓋上“想辦法”的城市,少之又少。因此,哈巴河縣為全縣的井蓋購買了責任險,值得推崇。但必須理性認識到給井蓋上保險,只不過是分擔了井蓋傷人的賠償風險,並非一勞永逸之策。目前北京、廣西柳州等地給主幹道、易澇路段的窨井安裝防墜網,避免窨井吞人做法,我認為也值得各地效仿。
總之,城市管理者尚需窮盡監管職責和管理智慧,時刻繃緊公共安全這根弦,管好腳下的井蓋,才能讓所有市民的腳下更有安全感�
(沈峰) (原標題:時評:為井蓋購買責任險值得推崇)
- Jun 10 Tue 2014 00:39
時評:為井蓋購買責任險值得推崇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